起诉离婚是指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起诉离婚需要起诉人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据,起诉离婚是有一定程序的。那么夫妻离婚如何起诉离婚?为了可以让大家学习了解更多相关法律知识,今天本文将整理的相关法律知识与大家大家分享,若您问题相似,建议提问获取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在本站进行免费法律咨询应尽量详细说明重点,以便获取更好的法律咨询解答。
一、夫妻离婚如何起诉离婚
1.夫妻离婚起诉离婚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对方的居住证明或是户籍证明,到对方的经常居住地或是户籍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法官经过审理认定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会判决离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夫妻一方起诉离婚要哪些步骤
第一,写离婚起诉状
如何写离婚起诉状呢
(一)在开头写明被告和原告的基本情况,具体是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
(二)写明诉讼请求,一般在起诉离婚中会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请求:1.请求法院判决离婚;2.有关孩子的抚养问题,包括由谁抚养,抚养费的多少以及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方式等;3.有关财产分割方面的请求;
(三)书写事实与理由,概括一下双方何时结婚、何时生子,因何原因离婚等情况。
(四)具状人的姓名和日期。
离婚起诉状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口头到法院起诉的,法院会做记录,需起诉人签字或盖章。
第二,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
这里所讲的证据主要是指,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相关财产方面的证据,包括房产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第三,拿着之前准备好的起诉状2份,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双方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地所在的基层法院起诉,到立案庭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立案庭审查是否受理该离婚案件,并交纳诉讼费用,回家等通知。
第五,法院受理了该离婚案件后,将在法定的时间内向对方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第六,离婚调解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所以如果对方同意离婚,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离婚调解,也可能是在庭前组织调解也可能是在开庭时首先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调解成功的,发民事调解书。如果不同意离婚或者调解不成功的将继续开庭。
第七,开庭时,双方都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讼请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对有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做出判决。这时,法院可能判决离婚也可能判决不予离婚。一般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被告又不同意离婚,法院会判决不予离婚。
三、事实婚姻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首先,我国1994年2月1日后共同生活的就已经不存在事实婚姻的问题了,只能属于同居关系。如果1994年2月1日后未经登记而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如果当事人补办了结婚登记,其婚姻转化为有效的婚姻。否则,视为同居关系。同居关系可自行解除,如涉及财产部分,可起诉按共同财产分割。
1、明确原告和被告人的基础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
2、明确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自己的离婚态度,离婚后对子女如何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家庭共同财产如何处置;
3、明确事实及理由,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分开原因等;
(1)婚姻状况中应当写明何时结婚,怎样相识,是自由恋爱还是经人介绍,或是包办、买卖婚姻,是初婚还是再婚;婚后有无子女,子女的年龄及其他情况;现在是否分居,分居多长时间等。
(2)分开原因中应当写明:婚姻基础怎样,是好是坏,还是一般;婚后的感情如何;是否常吵打,吵打的主要原因、经过,被告的现在态度如何;是否经过双方单λ或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调解的效果怎样;以前是否到法庭诉讼过,法庭处理结果。如果是因为第三者插足引起的离婚案件,起诉方必须提出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总之,这部分里要提出自己要求离婚的充分理由。
4、写明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己签名或盖章,起诉的时间。
起诉状写完后,要求一式两份,送到法院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夫妻离婚如何起诉离婚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内容分享,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夫妻离婚起诉离婚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对方的居住证明或是户籍证明,到对方的经常居住地或是户籍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若您的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您可直接提问描述自身详细情况,平台严选专业律师为您实时在线解答。本站提供专业律师在线图文咨询或者极速电话咨询律师服务,对应您的需求,将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本文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内容仅供参考,若有错误请与本站联系纠正。